![](http://sx.huatu.com/zt/2020sxhtdz/static/picture/%E5%A4%AA%E5%8E%9F%E5%85%AC%E4%BC%97%E5%8F%B7.jpg)
华图微信公众号
![](http://sx.huatu.com/zt/2020sxhtdz/static/picture/%E5%B1%B1%E8%A5%BF%E5%8D%8E%E5%9B%BE%E6%80%BB%E9%83%A8.jpg)
山西图图微信号
2022-02-09 15:42:09 山西教师招聘考试网 //sx.huatu.com/jiaoshi/ 文章来源:互联网
【导读】华图山西教师考试网同步互联网发布: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音乐科二教案的基本内容更多资讯请关注山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xiht),山西教师培训咨询电话:400-0351-222
招聘公告: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音乐科二教案的基本内容
|
|
招聘人数:人
|
报名时间:
|
备考图书:点击查看教师招聘备考图书
|
网校课程:点击查看教师招聘在线课程
|
山西电话:400-0351-222
|
2022年教师资格证笔试小学音乐科二教案的基本内容
二、教案的基本内容
1.课题
课题是本课时所讲的题目,一般要写在一页的首行中间,要醒目。
2.课时
课时即课时安排,要根据教材的分量和学生的接受能力而定,各课时教学内容的分配要讲究科学性,要注意重点难点的合理分布,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
3.音乐教材分析
音乐教材分析是进行音乐教学的一项最基础、最重要的准备工作,每位音乐教师都应该重视这一环节。教师上好一堂音乐课的关键在于备课,只有精心地备好课,才能保证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而教材分析则是备好课的前提。
4.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阶段的九个学年划分为低、中、高三个学段,即小学低年级(1~2年级),小学中、高年级(3 ~6年级)和初中各年级(7 ~9年级)。不同学段学生生理、心理存在差异,音乐学习认知特点也不相同。在课程总目标统领下,明确各学段目标,作为不同学段、不同教学领域课程内容设计的基本依据。为了使音乐课程与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音乐认知特点相适应,三个学段不同层次的课程内容,呈现前后衔接、逐段递进、完整有序的内在联系。
教学目标也叫教学目的,即说明本课时所要完成的教学任务,是一篇教材教学的行动纲领,要写得具体、明确、恰当、适中。
(1)课程目标的确定
音乐教学目标对音乐教学活动有导向、激励、评价和调控的作用,是音乐教学设计的关键组成部分。
将课程目标具体化,并分解到每一节课堂教学中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主要途径。确定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做到以下两点:
①课堂教学目标必须具体
在详细分析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本节课要实现的具体目标。这个目标是实在的、可实现的,不是虚化的、不可及的。
②课堂教学目标必须清晰、明确
针对每一个维度制定的教学目标必须是清晰的、明确的,不能是模糊的,或模棱两可的,也不可让人产生理解方面的歧义。
在教案设计中,需要设计指向某一教学目标的教学过程,包括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手段的运用。
(2)课程目标的表述
当确定教学目标后,还需用准确的、专业的教学术语进行表述。
一般来说,教学目标应包括四个方面的要素:教学对象(学生)、教学行为(过程、方法)、前提条件、标准。
①教学对象——学习者
教学要考虑学习者的生理、心理特点,学习能力,解决“学生通过学习怎样(获得什么能力……)”的问题,表述为“学生能……”“学生可……”等。
②教学行为——教、学活动
形成于教学过程的、学习者获得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的各种活动,解决“如何唱(听、奏……)”等问题,表述为“学会(唱、奏)”或“能够辨别……、比较……、说出……、唱出……”等。
③前提条件——必须经过的教学步骤
为解决特定的问题所做的准备,表述为“根据所听(看、唱……)到的音乐(音像资料)……”或“欣赏音乐……”等。
④标准——衡量学生学习水平(能力)的程度
解决学习效果的问题,表述为“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演奏)……”“或学生能够回答(理解、掌握)……”等。
(3)教学目标行为动词运用
运用恰当的行为动词,可以使我们撰写的目标指向更为明确。如下表:
学习水平 | 基本内涵 | 行为动词举例 |
识 记 | 对重要的音乐符号、主题、要素、音乐文化等知识进行人事、记忆与回忆;对音乐唱、奏、舞等技能进行模仿、学习。 | 了解、知道、认识; 感受、感知; 背记、背唱; 辨认; 初步学会。 |
理 解 | 能正确把握音乐符号、要素、音乐文化的含义,以及唱、奏、舞等音乐表演技能的要义。 | 听辨;联想、想象; 区分、描述; 识读; 学会。 |
运 用 | 能运用所学音乐知识与技能,理解、表现音乐形象、音乐情感;区分、鉴别音乐表现形式与相关音乐文化。 | 使用;辨析; 创编;掌握。 |
5.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是一节音乐课中师生通过各种音乐活动要努力完成的教学任务,而“教学难点”是在要完成的教学目标之上,对教学内容和目标的提升和发展,或者是在完成这种“重点”教学任务的过程中难以“逾越”的教学“障碍”。
中小学音乐教学在区分教学重难点时需要关注以下要领:
(1)重点是教学内容本身包含的,难点是教学中生成的。在音乐教学中,教学重点与难点的预设,可通过如下表格加以区分与把握:
教学重点预设 | ①切合主要教学内容,能够较准确地找到教学内容需要解决的最重要、最核心的知识与能力点。 ②体现基本性、核心性。 |
教学难点预设 | ①符合学生学习实际(能较客观地反映知识能力要求和学生实际之间的差距) ②符合具体教材内容。(反映教材学习中客观存在的知识能力难点) |
核心知识把握 (对应重点) | 正确把握对表现音乐情感、描绘音乐形象起重要作用的音乐要素及音乐文化、风格流派、曲式、题材等相关知识。 |
核心能力聚焦 (对应难点) | 对教材难点预设准确,符合学生实际学习基础;有明确的培养某一方面能力的目的、要求。 |
(2)音乐学科教学要求掌握的知识要点并不一定都存在教学难点。在实际教学中,教学重点往往包含了难点。也就是说,它们既有分别,又存在着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
例一:
小学唱歌课:《哦,十分钟》
教学重点:用欢乐、活泼的情绪和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第一段,初步表现歌曲明快、活泼的旋律和富有朝气的情感。
教学难点:正确表现歌曲中的休止符。
例二:
小学唱歌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重点:可以用洪亮、激昂的情绪演唱歌曲《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连贯演唱歌曲,并掌握三连音的演唱。
6.音乐课常用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为实现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要求,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行为方式的总称。
音乐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组成的统一活动,教师是音乐教学过程的主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通过音乐教育过程的协同活动共同完成教学任务。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师应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与感受,鼓励学生勇于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
音乐课常见的教学方法有:
体验性音乐教学方法:欣赏法;演示法;参观法。
实践性音乐教学方法:练习法;律动教学法;创作教学法;游戏法。
语言性音乐教学方法:教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
探究性音乐教学方法:讨论法;探究法;发现法。
下一篇:没有了
华图教师公众号
暖心图书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