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山西人事考试网 > 山西教师招聘考试 > 试题资料 > 2019年教师招聘教育学知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2019年教师招聘教育学知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2018-12-26 15:46:07 山西教师招聘考试网 //sx.huatu.com/jiaoshi/ 文章来源:互联网

山西华图教师备考群:1036312569


  【导读】华图山西教师考试网同步互联网发布:2019年教师招聘教育学知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更多资讯请关注山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xiht),山西教师培训咨询电话:400-0351-222

招聘公告:2019年教师招聘教育学知识:教育发展的历史形态
招聘人数:人
报名时间:
山西电话:400-0351-222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在教师考试中,考试内容大致相当,基本都包括教育学、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教师职业道德、教育法律法规等模块,具有模块多、内容广泛、考点分散等特点,想要短时间内完成备考,难度很大,为了帮助广大考生有效的备考,顺利实现自己的理想,山西华图为大家编纂整理,形成每日一个教育综合知识的考点知识,以助力广大考生一臂之力。

  一、原始社会的教育

  原始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很低,没有剩余产品。原始社会是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没有剥削与阶级。适应这种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教育是原始社会的教育。原始形态的教育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教育还没有独立的形态,还没有从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而成为独立的社会活动。

  第二,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

  第三,没有专门从事教育(职业)的人员和相对固定的教育对象,没有专门的为教育所用的内容和场所,更没有什么教育制度可言。

  第四,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生产和生活,是一种很低级、没有专门化、处于萌芽状态的教育。

  第五,原始社会的教育没有阶级性,对每一个人来说,教育的机会是均等的,也可以认为教育是普及的,所有的儿童都在接受同样性质的教育。

  题目示例

  [多选]下列不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

  A.等级性 B.阶级性

  C.教育在学校中实施 D.教育在生产和生活中实施[答案]ABC

  二、古代社会的教育

  古代社会的教育包括奴隶社会的教育和封建社会的教育。

  奴隶社会初期出现学校教育。学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学校的产生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参与学习的学生。

  (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

  (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

  1.古代中国的教育

  (1)早在四千多年前的夏代,就有了学校教育的形态。《孟子》里说,夏、商、周“设庠、序、学、校以教之,席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根据文献,我国在夏朝就有了学校,称为“庠、序”,但尚未得到考古材料的确切证明。商代出现学校的现象,已从甲骨文中得到证实。

  (2)周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西周以后,学校教育制度已经发展到比较完备的形式,建立了典型的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 其显著特征是“学在官府”学术官守”。那时的学校分为国学和乡学两类,其中国学分为“大学”和“小学”,乡学分为“塾”“序”“校”“庠”四种

  西周学校的教育内部涉及很多方面,特别重视道德教育,以“明人伦”为其核心。《周礼》有记载:“大司徒以乡三物教万民。”所谓“乡三物”即“六德”、“六行”、“六艺”,其中以“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为基本内容。这些教育主要目的是使统治者的子弟学习一套管理国家、镇压被统治阶级与作战的本领。当时教育轻视体力劳动。其中“礼”“乐”承担这政治宗法及伦理道德规范教育,为“六艺”的核心内容。

  “礼”:包括政治、历史和以“孝”为根本本的伦理进德教育,包含整个宗法等级世袭制度、道德规范和仪节;

  “乐”: 类似综合艺术课,内容很广,形式多样,包含乐德、乐语、乐舞教育;

  “射”与“御”:军事训练课,“射”是指射箭,“御”是指驾车

  “书”与“数”:基础文化课,“书”是指书写文字,“数”:是指计算、算法

  (3)春秋战国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大兴,儒,墨两家的私学成为当时的“显学”。孔子私学的规模最大,存在了四十多年,门下有底子三千。稷下学官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东方的文化教育中心,也是诸子百家学术争鸣的中心场所,因其建立于齐国都城临淄的稷门之下而得名,是一所由官家举办、私家主持的学校。其办学特色表现为:学术自由,兼容并包,是齐王的“智囊团”或“咨询机构”老教师待遇优厚;学无常师,加入和退出不收人数和时间的限制;在学生管理上,稷下学宫指定了历史上第一个学生守则----《弟子职》。

  (4)汉代自武帝开始,采纳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有为”建议,必然影响到文化教育领域。汉代的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官学和私学,汉代的中央官学包括西汉时期出现的太学以及东汉时期出现的鸿都门(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地方官学通常称为郡国学或者君县学,著名的地方官学是发展起始于景帝末年、武帝初年的“文翁兴学”。人才选拔方面主要是察举制、择贤制。

  题目示列

  [判断]唐朝初年科举制度的创立.实现了选土制度由推荐录用向号试录用的大转变。

  [答案]错误

  2.古代印度的教育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它的教育也有着同样悠久的历史。古代印度宗教权威至高无上,教育控制在婆罗门教和佛教手中。

  婆罗门教有严格的等级规定,把人分成4个等级:首先,处于最高等级的是婆罗门种姓,主要是僧侣祭司,受到最优良的教育;其次是刹帝利种姓,为军事贵族;再次是吠舍种姓,仅能从事农工商业;最低等级的是首陀罗种姓,他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识字读经被认为是违反了神的旨意,可能被处死。上述前两个种姓是天然的统治者。

  古代印度的学校最早出现在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4世纪的孔雀王朝时期。在婆罗门的学校中最有特色的是“古儒学校”。“古儒”是古代印度对婆罗门教经典有定研究而又热心于教育的知识分子的称谓,“古儒”全部是婆罗门种姓的人,由他们在家里设立的经义学校被称之为“古儒学校”。古儒学校最初可招收婆岁门、刹帝利、吠舍三种种姓的人学习经义,后来随着种姓分化的加剧,取消了吠舍种姓子弟学习《吠陀经》的权利,刹帝利依社会分工的需要也仅仅学习少量经义和语法、逻辑之类的知识,更多的时间是学习射术和政治。学习和研究《吠陀经》便成为婆罗门种姓的特权了。

  公元前3世纪,佛教兴起,佛教教育随之发展。佛教教育目的在于让人们弃绝人间享乐,通过修行,追求虚幻的来世教育活动主要是背诵经典和钻研经义。

  婆罗门教教台和佛教教育的共同之处在于其教育目的与人生目的一致,主要是道德的陶冶,但其内容多消极适世,缺乏积极因素,且都主张禁欲修行。而不同之处在于佛教讲究普度众生广设庙宇形成寺院学府的特点。
(编辑:wangyimin)

图书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各地联系方式 华图就在你身边

山西华图11地市40余家学习中心
  • 山西华图
  • 太原华图
  • 大同华图
  • 临汾华图
  • 长治华图
  • 忻州华图
  • 吕梁华图
  • 阳泉华图
  • 运城华图
  • 晋城华图
  • 晋中华图
  • 朔州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