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山西人事考试网 > 山西公务员考试 > 备考技巧 > 申论 > 2018年山西公务员申论备考:评价类分析题解题技巧

2018年山西公务员申论备考:评价类分析题解题技巧

2018-03-18 16:24:24 山西公务员考试网 //sx.huatu.com/gwy 文章来源:互联网


  【导读】华图山西公务员考试网同步互联网发布:2018年山西公务员申论备考:评价类分析题解题技巧更多资讯请关注山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xiht),国家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400-0351-222

招聘公告:2018年山西公务员申论备考:评价类分析题解题技巧
招聘人数:人
报名时间:
山西电话:400-0351-222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申论考试题型包括五大类,分别是: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应用文、议论文。其中分析题又包含多种类型,而评价类分析题是常考类型之一。这类题型要求考生根据材料内容对某人的观点或者某个现象进行评价,题干中的问法通常为“谈谈你的看法”、“谈谈你的认识”、“你怎么看”等。而在题目的要求中常常出现“观点明确”,这就需要考生在答题中首先亮明自己的观点,然后针对观点进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答题思路简而言之就是“亮明观点”——“阐述理由”——“总结提升”。

  一、思路点播

  评价类分析题的解题思路分三步走:“亮明观点”——“阐述理由”——“总结提升”。

  第一步:亮明观点

  观点通常表述为:正确、错误、赞同、反对、片面、值得商榷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观点并不是考生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而是需要通过阅读材料了解作者的倾向以及出题人的意图。

  第二步:阐述理由

  题中的观点或者现象如果是正确的则阐述正确的理由,如果是错误的则阐述错误的理由。如果是片面的则包含合理的一方面和不合理的一方面,那么这两个方面都要论述,且需要先阐述合理的一方面,再阐述不合理的一方面。

  第三步:总结提升

  总结提升一般以对策结尾,题中的观点或现象是正确的则需要继续弘扬,如果是错误的就需要进行修正,如果是片面的则需要针对不合理的一方面进行修正。

  二、例题讲解

  【例题】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根据“给定资料2”,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1)观点明确,有理有据;(2)论述全面,语言简明;(3)不超过250字。

  试题解析:题干要求考生对“新技术的使用能否突破社会结构的屏障”谈谈看法,且“要求”中提到“观点明确”很显然是一道观点题,考生应对此说法亮明观点并列举理由,应注意的是,观点题中的观点和看法并不是考生自己认为正确或者错误就可以的,而是根据材料了解作者的感情倾向以及出题人的意图来替命题人陈述观点,切忌主观臆断。具体讲解见材料中的批注部分。

  给定资料:2.新技术有没有可能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这是某大学社会学系G教授关心的问题,她比较关注社会当中的普通人怎样生活,怎样面对新技术,新媒体,新技术是否是促成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

  2014年某研讨会上,G称自己一直比较关注农民工,特别是新生代农民工,比如新生代农民工如何使用信息技术,当时她和她的团队曾经对此抱着很大的希望,认为新技术可能有助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融入社会。

  “按照常识,如果大家是在同一个社会时空中生存,拥有同样的硬件条件或者数据终端,按道理来说可以平等地获取信息、资源,各种各样的机会,从理论上说,非常有利于消除城乡之间的社会鸿沟,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不平等,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公正。”(从理论上说有利于消除社会鸿沟)她说。

  但(转折之后是重点)经过实际研究,她发现,现实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在新技术的使用中,城乡之间显现出非常明显的马太效应。(城乡之间非常明显的马太效应说明社会鸿沟不容易消除、屏障不容易打破)“马太效应”来自《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常常被用以描述社会生活领域中普遍存在的两极分化现象。

  事实证明,信息技术的发展,只是在一定程度或者相当程度上填平了——比如普通人和彻底掌控信息的垄断者之间的某种鸿沟,但从现在看来,新技术能否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还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观察。(材料中已经突出了观点,“能否穿透社会结构屏障”仍需继续观察,或者考生也可以用“值得商榷”、“目前不能,未来能否突破仍有待研究”来替换,直接认为“能”或者“不能”都是有失偏颇的。)

  不过,G还是认可了信息技术为农民工带来的一些改变。(新技术确实给农民工带来一些便利:比如方便生活和交往、提供表达的渠道、便于开展组织化的集体行动)G大体上从三个方面观察农民工使用信息技术的情况,包括新媒体和自媒体。

  首先,从他们日常生活的使用情况来看,信息技术确实给他们的生活、交往,特别是给他们就业求职带来了很多的便利,作用非常大,超过2.6亿的农民工“流散”在全国各地,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确实缺失城市居民能享受到的基本生活内容,是靠信息联结起的“孤独个体”。他们通过手机、互联网等,获得娱乐、消费甚至精神的寄托和心理抚慰。这些人背井离乡,父母子女、夫妻、兄弟姐妹是分散的,甚至一年见不上一面,基本上是靠通信来维系家庭和亲属关系,更不用说在他们求职、经营自己的小买卖等工作机会方面,信息技术提供了非常大的帮助,从这个角度来讲,他们生活有很大帮助和改变。

  第二个方面,从表达的角度来看,一般来说,农民工群体平时没什么表达渠道,在原来状态下,他们的声音基本上是不会被外界听到的,但是有了新媒体技术后,他们不仅扩展了视野,转变了意识,而且有了表达的渠道,G把这种方式视作一种主体性的表达。

  第三个方面更为重要,从信息技术和新生代农民工组织化的集体行动角度来看,你会发现信息技术真的非常了不起,比如他们可以即时调用各种所需要的信息、知识以及各种经验,他们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在没有领头人的情况下,用QQ群建立维权组织;同时他们通过信息技术更容易取得外界的声援和帮助。有的农民工说,如果没有自媒体技术,他们自身的权益就不可能得到外界更多的关注。

  G认为,也不可因此过度夸大信息技术的作用,因为线上和线下一定要结合起来才会有作用,农民工在互联网上虚拟的团结需要和他们已有的传统人际网络、社会关系产生联系,需要和他们所在工厂、企业的组织管理机构有直接关联。(提出对策:新技术充分发挥效用还需要线上、线下相结合,关联传统人际网络以及社会关系等)

  更重要的是,当农民工从互联网这类新技术中获益的同时,那些拥有更多的财富和资源的人们却有能力从新技术中获得更多的收益。从长远来看,两者之间的效益差距实际上拉大了,(说明没有完全突破而且差距还可能越来越大)而后者所增益的部分,大概有相当一部分就是从农民工身上获得的。

  参考答案:新技术能否穿透社会结构的屏障,还要在未来的研究中继续观察。这是因为:新技术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平等获得相关信息、资源和机会,可以消除社会鸿沟,利于实现社会公平,以农民工的研究为例,1.为生活、交往、就业求职提供便利;2.拓展视野、转变意识,畅通了主体性的表达渠道;3.便利了集体行动,调用信息、建立维权组织、获取声援和帮助。但也面临着难题:城乡之间出现两极分化的马太效应,收益差距实际拉大。因此,新技术需要线上、线下相结合,与传统人际网络、社会关系和组织管理机构相关联才能发挥作用。

(编辑:薛晋钢)

图书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各地联系方式 华图就在你身边

山西华图11地市40余家学习中心
  • 山西华图
  • 太原华图
  • 大同华图
  • 临汾华图
  • 长治华图
  • 忻州华图
  • 吕梁华图
  • 阳泉华图
  • 运城华图
  • 晋城华图
  • 晋中华图
  • 朔州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