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图教育

退出
4006-01-9999
当前位置 首页 > 考试资讯 > 笔试阶段 > 笔试备考

2018年国考行测:巧用转换之法解决假言命题

一.何为假言命题所谓假言命题就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条件的命题,假言命题亦称条件命题。在我们高中数学课本里,曾经学过条件命题,条件命题有3种,充分条件,必要条件,和充分必要条件。其中,在公务员考试中,最常见就是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考察,而充分必要条件很少考。1.1充分条件充分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充分条件的假言命题。“如果,那么”是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用A表示前半句,用B表示后半句,充分条件的含义就是,有了A,就必然会有B。举个例子:如果你能考上公务员,那么你一定通过了笔试。即知道你考上了公务员,必然知道一定通过了笔试。因此,充分条件假言命题的翻译形式为:前半句推出后半句。命题形式可表示为:如果A,那么B翻译为:A→B1.2必要条件必要条件假言命题是陈述某一事物情况是另一件事物情况的必要条件的假言命题。“只有,才”是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联结词;“只有”后面的支命题用A表示,“才”后面的支命题用B表示,必要条件的含义是,没有A,就必然无B。举个例子:只有你通过笔试,才能考上公务员。即没通过笔试,就一定不能考上公务员。因此,必要条件假言命题的翻译形式为:后半句推出前半句。命题形式可表示为:只有A,才B翻译为:A←B(B→A)二、转换之法通过上面两个例子,我们发现假言命题的一点小技巧。2.1转换一:“如果,那么”和“只有,才”的转换现在我们假设:A=考上公务员,B=通过笔试。如果A,那么B。翻译为:A→B根据上文,“只有,才”的翻译是后半句推出前半句,因此:只有B,才A。翻译为:A→B我们发现“如果A,那么B。”和“只有B,才A。”的翻译形式一模一样。意味着在逻辑上,这两句话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可以总结一个规律:“如果那么”换成“只有才”,同时前后句位置颠倒,含义并不变。2.2转换二:A→B的等价形式从上,A=考上公务员,B=通过笔试。只有B,才A。翻译为:A→B。在这句话里,B是A的必要条件,其含义为:没有A就必然没有B,即-B→-A。因此,我们发现“只有B,才A。”这句话有两种翻译形式:A→B与-B→-A这两种翻译形式都是对同一句话的表述,意味这两种翻译表达的意思一致。因此我们总结一个规律:肯前肯后,否后否前,意思不变。掌握了两种转换之法,我们来看看这两种方法怎么用来解题。三、真题演练真题一:实行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就是听从专家的意见;如果听从专家的意见,就能避免决策失误。据此,可以推出()A.专家的意见有时并不一定正确B.只有听从专家的意见,才能避免决策失误C.如果不听从专家的意见,就不能避免决策失误D.如果不能避免决策失误,就不听从专家的意见我们看到这里有一个“如果,那么”的假言命题,根据转换法一知道,如果听从专家的意见,就能避免决策失误。=只有能避免决策失误,才会听专家意见。这道题的选项中,只有一个B项是“只有,才”,但是B项与题干的前后句没有置换,所以排除;A项与题目无关,排除;根据转换法二,我们知道:听专家意见→避免失误等价于不避免失误→不听专家意见,因此,选择D项。再来一道题操作一下。真题二:“没有调查研究就没有发言权。”根据这个条件,则下列说法必定为真的是()A.要想有发言权,必须开展调查研究B.如果开展调查研究,就有发言权C.如果没有发言权,就说明没有开展调查研究D.调查研究和发言权之间没有任何关系第一步:看题干。没有调查研究→没有发言权(注意:题干中没有明显逻辑关联词,直接前推后)。根据转换法二的等价形式,它等价于:发言权→调查研究。第二步:看选项,符合等价形式的就是正确选项。故选A。四、总结转换之法终归是一种技巧,想要熟练应用,惟有多做题,多应用。公务员考试中的翻译推理不止假言命题一种形式,下次我们再说剩下的两种。做题的技巧不止这一种,还有很多,但是要想完全领会,还是需要自身多做题。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如果有些考生自制力稍差,可以考虑利用群体力量监督,来实现自我约束力,成“公”上岸。

职位数据

学历可报职位分布

更多

招录人数最多的职位

更多
推荐课程
红领决胜A笔面全程协议班B(枣庄)-走读

红领决胜A笔面全程协议班B(枣庄)-走读

红领决胜A笔面全程协议班A(枣庄)-住宿

红领决胜A笔面全程协议班A(枣庄)-住宿

红领决胜A笔试全程营(枣庄)-走读

红领决胜A笔试全程营(枣庄)-走读

免责声明:华图教育提示广大考生,请报考前仔细阅读对应职位招录要求或联系招录单位确认,本职位检索系统提供内容仅供参考。
登录
验证码

*新用户登录即视为注册,账号和初始密码均为手机号,可用于登录华图旗下其他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