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x.huatu.com/zt/2020sxhtdz/static/picture/%E5%A4%AA%E5%8E%9F%E5%85%AC%E4%BC%97%E5%8F%B7.jpg)
华图微信公众号
![](http://sx.huatu.com/zt/2020sxhtdz/static/picture/%E5%B1%B1%E8%A5%BF%E5%8D%8E%E5%9B%BE%E6%80%BB%E9%83%A8.jpg)
山西图图微信号
2022-01-04 10:22:48 事业单位考试网 //sx.huatu.com/sydw/ 文章来源:互联网
【导读】华图山西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互联网发布:2022年山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基每日一练解析(1月4日)更多资讯请关注山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xiht),山西事业单位培训咨询电话:400-0351-222
招聘公告:2022年山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基每日一练解析(1月4日)
|
|
招聘人数:人
|
报名时间:
|
备考图书:点击查看事业单位备考图书
|
网校课程:点击查看事业单位在线课程
|
山西电话:400-0351-222
|
2022年山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基每日一练解析(1月4日)
1.(单选题)2017年1月12日,甲省召开了全省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并制作了纪要和会议记录。对于纪要和会议记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会议记录为行政公文,纪要为事务公文
B.会议记录必须由与会人员传阅并签字,纪要则只作为资料存档
C.会议记录不向上级报送,纪要经上级机关审批后可以作为正式文件印发
D.纪要的成文时间一定早于会议记录的成文时间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文种知识。
第二步,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二者的区别十分明显。从应用写作和文字处理的角度来探析,二者截然不同。会议纪要是一种法定的公务文书,其撰写与制作属于应用写作和公文处理的范畴,必须遵循应用写作的一般规律,严格按照公文制发处理程序办事。而会议记录则只是办公部门的一项业务工作,属于管理服务的范畴,它只需忠实地记载会议实况,保证记录的原始性、完整性和准确性,其记录活动同严格意义上的公文写作完全是两码事。故A、B选项错误。会议记录的成文时间一般早于纪要,故D选项错误。会议记录不向上级报送,纪要经上级机关审批后可以作为正式文件印发,C项表述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会议纪要与会议记录的区别如下:
(1)性质不同:会议记录是讨论发言的实录,属事务文书。会议纪要只记要点,是法定行政公文。
(2)功能不同:会议记录一般不公开,无须传达或传阅,只作资料存档;会议纪要通常要在一范围内传达或传阅,要求贯彻执行。
(3)载体样式不同。会议纪要作为一种法定公文,其载体为文件,享有《中国共-产-党机关公文处理条例》、《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以下简称《条例》、《办法》)所赋予的法定效力。会议记录的载体是会议记录簿。
(4)称谓用语不同。会议纪要通常采用第三人称的写法,以介绍和叙述情况为主。会议记录中,发言者怎么说的就怎么记,会议怎么定的就怎么写,贵在“原汤原汁”不走样。
(5)适用对象不同。作为公文的会议纪要,具有传达告知功能,因而有明确的读者对象和适用范围。作为历史资料的会议记录,不允许公开发布,只是有条件地供需要查阅者查阅利用。
2.(单选题)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
A.校勘
B.登记
C.整理归档
D.印发
正确答案:C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处理知识。
第二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十三条,公文办理包括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和整理归档。
一般情况下,归档文件整理大致需要收集文件、区分归档范围、分年度、分类别、分级别、分保管期限、修整文件、装订、排列文件、文件编号、编制归档文件目录、装盒等程序。C项正确。
因此,选择C选项。
拓展
A项:校勘,指校对勘正。对书本、报刊、文集等等的修正所必经的一些程序。A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B项:收文办理、发文办理均有登记这一主要程序。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十四条,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二)登记。对公文的主要信息和办理情况应当详细记载。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十五条,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是:……(二)登记。对复核后的公文,应当确定发文字号、分送范围和印制份数并详细记载。B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D项:印发,是盖印后发出或印刷并散发。D项与题意不符,不当选。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十四条,收文办理主要程序是:(一)签收。(二)登记。(三)初审。(四)承办。(五)传阅。(六)催办。(七)答复。
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十五条,发文办理主要程序是:(一)复核。(二)登记。(三)印制。(四)核发。
3.(多选题)下列说法中揭示“报告”特点的有:
A.下情上达,具有沟通性
B.叙述说明,具有陈述性
C.等待表态,具有期复性
D.一文数事,具有综合性
正确答案:AB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写作知识。
第二步,“报告”是行政公文中的上行文种,撰写“报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上级机关掌握本单位的情况,了解本单位的工作状况及要求,使上级领导能及时给予支持,为上级机关处理问题,布置工作,或作出某一决策提供依据。
A项:“下情上达”是制发“报告”的目的。要客观地向上级反映具体情况,所以“报告”下情上达,具有沟通性。A项符合题意。
B项:报告的内容要求以摆事实为主,要客观地向上级反映具体情况,不要过多地采用议论和说明,表达方式以概括叙述为主。因此“报告”叙述说明,具有陈述性。B项符合题意。
因此,选择AB选项。
拓展
C项:报告的行文目的是向上级汇报本机关的工作、情况、建议、答复等,它不直接请求上级机关正面回答报告中的问题,所以不带请示事项。因此,“报告”不具有期复性。C项错误。
D项:报告在内容上不像请示那样有“一文一事”的要求,它可以在一件公文中综合报告几件事情,层次结构也比较复杂。因此“报告”可以一文数事。汇报性报告分为综合报告和专题汇报,专题汇报内容专一,一份专题报告只反映某一方面的情况和问题,不具有综合性。由此可知,综合性不是所有报告的共同特点。D项错误。
4.(多选题)发文处理中,审核公文文稿需要把好:
A.确需行文
B.政策规范性
C.行为对象关
D.文种格式关
正确答案:AB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处理知识。
第二步,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二十条,公文文稿签发前,应当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审核。审核的重点是:(一)行文理由是否充分,行文依据是否准确。(二)内容是否符合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是否完整准确体现发文机关意图;是否同现行有关公文相衔接;所提政策措施和办法是否切实可行。(三)涉及有关地区或者部门职权范围内的事项是否经过充分协商并达成一致意见。(四)文种是否正确,格式是否规范;人名、地名、时间、数字、段落顺序、引文等是否准确;文字、数字、计量单位和标点符号等用法是否规范。(五)其他内容是否符合公文起草的有关要求。需要发文机关审议的重要公文文稿,审议前由发文机关办公厅(室)进行初核。
A项:“确需行文”与审核重点第一项对应。
B项:“政策规范性”与审核重点第二项对应。
D项:“文种格式关”与审核重点第四项对应。
因此,选择ABD项。
拓展
C项:发文处理中,审核的重点并未涉及“行为对象关”。C项错误。
5.(对错题)根据处理方式,可将收到的公文分为阅件和办件。《X县教育局关于实施精准帮扶的报告》是阅件,《X县教育局关于拨款修建XX中学实验室的请示》是办件。()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文种知识。
第二步,按收文机关对收到公文的处理方式划分为:①阅件:即阅知性公文,只需按规定交有关部门、有关人员阅知的公文。②办件:即承办性公文,必须交有关部门、有关人员及时办理或答复、贯彻的公文。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项,报告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汇报工作、反映情况,回复上级机关的询问。报告,是阅知性公文。根据《党政机关公文处理工作条例》第八条第十一项,请示是适用于向上级机关请求指示、批准。请示需要批复,所以是办件。
因此,本题正确。
(编辑:shijiaxuan)上一篇:2022年山西事业单位考试公基每日一练解析(1月3日)
下一篇:没有了
事业单位公众号
暖心图书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