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号
图图微信号
2019-09-30 11:28:19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sx.huatu.com/ 文章来源:互联网
【导读】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互联网发布:2020国考时政热点聚焦:新中国文化70周年的成就与经验更多资讯请关注山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xiht),国家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400-0351-222
招聘公告:2020国考时政热点聚焦:新中国文化70周年的成就与经验
|
|
招聘人数:人
|
报名时间:
|
备考图书:点击查看国考备考图书
|
网校课程:点击查看国考在线课程
|
山西电话:400-0351-222
|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推动我国经济、科技、国防、综合国力进入世界前列,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这无疑是同我国日益繁荣发展的文化建设分不开的。值此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全面回顾和展示我国文化建设发展历程和成就,认真研究和总结党在文化建设中艰辛探索取得的宝贵经验,有助于我们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
新中国70年文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与成就
新中国70年的文化建设,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阶段;改革开放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阶段;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阶段。
探索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阶段。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百废待兴,文化建设也步入了一个新的时期。这一时期,毛泽东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积极探索文化建设新路,创建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崭新的、人民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第一,积极组织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指导知识分子思想改造,领导对错误文化思想的批判。提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文化建设基本原则,提出在繁荣文艺、发展学术方面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创作热情,文化艺术界出现了生机勃勃的景象,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作品,形成了新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第二,新生政权受到西方各国的重重封锁和各种制裁,为配合我国内政外交大局,各类文化代表团互访频繁,交流项目不断增加,为增进中国与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友谊和理解,发挥了重要作用。特别是重点与社会主义国家、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少数西方国家开展了广泛的文化交流与合作,扩大了新中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力,为社会主义和平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明确了文化建设在社会主义建设总体布局中的战略地位。
改革开放新时期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阶段。通过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党中央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大幕。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与时俱进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相结合,探寻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之路。第一,文化战线大胆解放思想,积极改革开放,投身到新时期的文化艺术实践活动中。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第四次文代会上,提出了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二为”方向,再次强调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针,明确了在艺术创作上提倡不同形式和风格的自由发展,在艺术理论上提倡不同观点和学派的自由讨论。党的十二大把努力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定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大战略方针。随着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发表和党的十四大召开,强调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同时,促进了经营性文化活动的蓬勃兴起和文化消费需求的迅速增长,推动了文化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所指出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文化,是凝聚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的重要力量,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第二,全面提升了文化建设在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将建设先进文化上升至立党之本、执政之基的高度来认识。第三,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规律中,我们党逐步形成了一系列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初步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为什么要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和发展为了谁、发展依靠谁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党的十七大进一步强调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极大地解放了文化生产力。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
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自觉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紧紧围绕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重大问题,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觉与文化担当,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铸造中国精神、满足精神需求、促进文明互鉴,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一,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彰显了高度的文化自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第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表达了我们的社会理想和价值追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要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为着眼点,通过教育引导、舆论宣传、文化熏陶、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转化为人们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第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两创”方针的提出,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第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对外宣传工作,重视加强话语体系建设,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对外宣传方式,讲好中国故事。
新中国70年文化建设的经验
经过70年的不懈努力,我国文化建设与国家改革发展协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70年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坚持党对文化工作的正确领导。注重党对文化建设的领导,结合时代要求、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纲领、文化发展目标、文化政策,把握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历来是马克思主义者高度重视的命题。遵循文化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加强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健全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建立一支政治立场坚定、理论水平高、熟悉文化工作的文化管理队伍,这是新中国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开拓创新的根本保障。
第二,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加强文化建设。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第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文化建设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保障公民的基本文化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的和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要求新期待,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供给能力,让全体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才能从根本上维护公共文化生活的公平与正义。解决好“为了谁、依靠谁、我是谁”这个根本问题,最根本、最关键、最牢靠的办法就是扎根人民、扎根生活。
第四,正确处理古今中外文化关系。中国共产党在文化建设中既重视对封建腐朽文化的批判,又重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更主张在继承基础上进行综合创新。习近平总书记2016年11月30日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讲话指出,我们要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在继承中转化,在学习中超越。“不忘本来”,是中国共产党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态度。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既是中国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者和践行者,又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传承者和弘扬者;“吸收外来”,就是放眼世界,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明成果,积极参与世界文化的对话交流;“面向未来”,就是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在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善于融通古今中外各种资源,不断推进中华文化创新。
第五,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讲清楚中国共产党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讲清楚党带领人民过上美好幸福生活的坚定决心和责任担当,讲清楚我们坚持人民当家做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
(编辑:松塔纸巾)山西华图公众号
暖心图书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