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信号
图图微信号
2019-09-05 16:03:24 国家公务员考试网 //sx.huatu.com/ 文章来源:互联网
【导读】华图国家公务员考试网同步互联网发布:2020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如何看待校园霸凌更多资讯请关注山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xiht),国家公务员培训咨询电话:400-0351-222
招聘公告:2020年国家公务员面试热点:如何看待校园霸凌
|
|
招聘人数:人
|
报名时间:
|
备考图书:点击查看国考备考图书
|
网校课程:点击查看国考在线课程
|
山西电话:400-0351-222
|
【热点背景】2018年11月的一个深夜,宁波某学院学生董某、卢某、叶某、王某、韩某等人伙同校外人员陈某,经过商量策划,以同学小江(化名)人品不好、怀疑其勾引同学男朋友为由,在该校宿舍内对小江采用口塞纸巾、绑皮带、脱衣拍视频发微信群、灌酒、强迫抽烟、剪头发、身上写侮辱性语言等方式进行凌辱,并对小江进行殴打。欺凌、殴打行为持续数个小时。直到第二天早上,趁看管的董某睡着,小江才得以逃脱,并向宿管阿姨求救。随后,警方将6人抓获归案。后经法医鉴定,小江的伤势已构成轻微伤。“欺凌行为对小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原来活泼的她,现在长时间不敢去上学,不敢和同学接触,不敢参加社团活动。出门一定要戴上口罩。小江说,她走在路上,总会感觉有人在背后议论她。”承办检察官介绍。镇海法院经过审理,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陈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五名在校大学生中,董某、卢某、叶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九个月,韩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五个月,王某因情节显著轻微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两年。
校园霸凌主要呈现出对象的固定性、行为的反复性、方式的多样性、身心的伤害性等特征。一、对象的固定性。校园霸凌者通常会选择自己容易掌控,并经过一次直接或间接的行为给被霸凌者造成伤害,达成自身目标并未被告发后固定霸凌的对象。主要是由于霸凌者通过一次霸凌获得了地位上优势的认可,并在协助者、旁观者霸凌氛围下获得了在团体中的人格优越感之后,更容易固定自己欺负的对象从而维持自己的地位。二、行为的反复性。校园霸凌由于其自身霸凌方式的间接性与隐秘性不易被发现,同时被霸凌者在保持沉默的情况下,霸凌者会无理由地继续其对被霸凌者实施行为。三、方式的多样性。这是校园霸凌区别于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的主要特点之一。校园霸凌者主要通过孤立、推搡、恶语相加等方式对被霸凌者实施欺负。霸凌行为主要通过言语、肢体、关系、网路霸凌等方式开展。四、造成被霸凌者身心的伤害性。霸凌行为让被霸凌者在生理上、物理上、心理上受到伤害,从而不断地产生自卑心理或者难以开展正常的人际交往等。
校园霸凌会给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带来阴影。无论是霸凌者、被霸凌者还是协助者与旁观者都会造成一定的心理阴影,导致其心理健康的扭曲。霸凌者会因为霸凌行为的得逞,逐渐强化自己的霸凌行为,并在价值观上形成错误的认知,即认为自己的这种行为没有过错,很好玩、很刺激;协助者和旁观者则主要是受到霸凌者的权力与地位优势的影响对其霸凌纵容,从而形成懦弱、依赖等性格特点;旁观者则会在自己没有揭发霸凌恶行的事情中产生长期的愧疚感和抑郁感。对于被霸凌者而言,会在霸凌者以及其他同学(协助者、旁观者等)面前更加自卑,导致学业成绩下降、逃课甚至退学等后果。同时,在之后的人际关系形成中会产生退缩、逃避等行为选择,最为甚者会造成自杀行为的出现。日本文部省在2015 年进行的2014 年霸凌事件和自杀事件的调查中发现:自杀的中学生中,有11.1% 是由于其遭受到了校园霸凌。此项调查是在中学生自杀事件之后进行原因调查分析结果之上得出的结论,而与小学生和高中生自杀事件相比,中学生更容易因为霸凌而选择自杀。
校园霸凌涉及的问题方方面面,而且十分复杂。但即便如此, 应对和解决校园霸凌问题的最好办法依然是完善相关的制度,并对个案进行制度性纠错。这是无法绕过的制度路径。唯有如此,一个触目惊心的事件才能成为严峻的现象,才能引起社会的真正重视, 成为社会的公共议题。相反,如果在面对校园霸凌事件时,总是不把它当回事,或是总想着怎么撇清干系,那么校园霸凌现象就会一直存在并且恶化--个案的价值不过是瞬时的刺激罢了。
【面试题目】
校园欺凌——近些年来,“校园欺凌事件”频发,对此你怎么看?
【参考答案】
近年,国务院相关的部门向各地印发了关于开展校园欺凌的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表明着当前校园暴力事件已经上升到能够引起国家重视的层面。宁波大学校园霸凌案一审宣判也是国家司法对于校园霸凌的重视。其实,在发达国家早就有校园欺凌的事件发生,只不过我们国家现在也发现了需要对校园暴力事件进行相关的重视。
那么,确实校园暴力是有相当大的危害的。
首先,是对于被欺凌者本身的身体和心理造成的极大伤害。尤其是在心理层面,对被欺凌者所造成的创伤往往是难以弥补的,加之校园里的孩子们缺少一个衡量轻重的概念,很容易造成对被欺凌者的身体和心理造成难以抚平的伤痕。其次,欺凌者,也就是实行暴力的学生,一不小心就可能走上犯罪的道路,或者在性格的形成上在未来也会有所缺陷。
那么,欺凌事件的本身,确实有校方关注的不足,确实有家庭教育的缺失,确实有法律制定的不够完善,但是究其根本,我认为还是对于孩子们德行教育的缺乏。很早以前,国家就提出了“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概念,但是“智体美劳”四个字往往可以通过考察的形式来进行评定,比如歌唱比赛、演讲比赛、模拟考试等等形式,但是德行的考察一直是很难评定的,加之现在学生们的交流平台发生了变化,在手机上的交流增多,导致了教师和家长很难把控学生的心理变化,由此造成了我们对于德行考察的一个被动局面。德行的缺失,再加上当前社会上、网络上一些不良信息的诱导,就很容易引发校园欺凌事件。
校园霸凌具有暴力性、多样性、反复性等特征,会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和一定程度的危害。被霸凌的孩子在身心上受到伤害,如对未成人的心理健康、价值观和性格方面容易造成扭曲、认知错误,身体受到伤害。在一定情况下,还会危及学校安全乃至社会安全等。
那么该如何处理这些校园欺凌事件,使其不再发生,使我们不得不思考的一个问题。
有人说,要对未成年人保护法进行修改,因为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在保护犯罪的未成年人,而没有保护被侵害的未成年人,所以要进行修改。
而我认为,法律作为保护我们的最后一道防线,不应该随意就进行修改,如果很合事情一旦发生我们就想到法律的问题,那么反而不利于我们解决问题。
其实针对校园暴力事件,有的事件随着未成年人的成长,问题就能自我消化式的得到解决,但是这并不表示我们不去作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暴力事件,还是要依靠教育来规范。首先,对于校园霸凌的具体界定、应对、惩戒、教育和预防等方面的制度层面需完善。政府层面应对校园霸凌相关的法律文件、规则等进行完善,相关部门也须及时应对。第二,教育领域加大对校园霸凌现象的研究力度。第三,学校、家庭以及全社会形成联动机制,共同应对校园霸凌问题。同时,校园霸凌也是世界性难题,我国也可以借鉴国外的一些国家在应对和预防校园霸凌问题比较好的经验和措施。
校园霸凌问题虽然是难题,如何更好的应对才是关键。总而言之,在政府的积极应对,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以及全社会的合力下,我们能够更好地为下一代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编辑:dujiayu)山西华图公众号
暖心图书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