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分校

您当前位置:公务员考试网 > 山西人事考试网 > 山西公选遴选考试 > 备考技巧 > 招生专业和招聘专业"打架"

招生专业和招聘专业"打架"

2018-04-07 17:19:47 山西公选遴选考试网 //sx.huatu.com/gxlx/ 文章来源:山西华图


  【导读】华图山西公选遴选考试网同步山西华图发布:招生专业和招聘专业"打架"更多资讯请关注山西华图微信公众号(shanxiht),山西公选遴选培训咨询电话:400-0351-222

招聘公告:招生专业和招聘专业"打架"
招聘人数:人
报名时间:
山西电话:400-0351-222
在线咨询: 在线咨询

  ü 热点概述

  “你妈是你妈”、“你是你”的奇葩证明,曾引起总理的愤怒。近日,另一种奇葩证明浮出水面,叫证明“你的专业是你的专业”。在山西吕梁,“世界史不是历史学”;在江苏徐州,“中国语言文学类”不是“中国语言文学”;在江苏苏州,“中国史不是历史学”……招生与招聘“专业”打架并非个案!

  山西吕梁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一名考生因“世界史不是历史学”遭淘汰,媒体报道后,该考生方被恢复面试资格;江苏省徐州市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中,一名“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生,被用人单位认为专业属于“中国语言文学类”,而非招录要求中的“中国语言文学”,录用资格被取消;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史(中国古代史)的应届研究生,在报考苏州市吴江区档案局公务员时,也遭遇了“中国古代史不算历史学”的尴尬,未能通过审核。更糟糕的还有“量产尴尬专业”。据媒体报道,国内众多“法律硕士(非法学)”的毕业生,求职时都有一个烦恼,即到法学院开证明,证明自己真的是法学毕业生,而不是“非法学”。其实,此处的“非法学”,是指本科阶段不是法学类专业,结果这括号害苦了广大学子。此外,据网友反映,还有学生被要求证明“应用心理学”是“心理学”。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ü 相关评论

  @“中国古代史是不是中国史?”如果这是考卷里的一道判断题,相信极少有人会答错。现实中,这是招考过程中的资格题,有些人或单位却丢了分。最近,如“世界史是不是历史学”“法律硕士是不是法学”等题,招聘单位审核时的答案,让人难以置信。问题出在何处?因为匪夷所思,所以议论纷纷。有人说工作人员太僵化,有人说岗位设置像“萝卜”,有人说招聘单位太官僚……从不同视角看,原因的确有多面性,就像专业一样,本科时的“历史学”类,研究生期间就分成了三个学科。“以谁为准”,就成了裁定是非的重要标尺。而关键的原因在于,同样是专业,一个在教育系统的招生目录中,另一个在人社系统的招聘目录里;一个是统一颁布,另一个则自主设定,二者如何少打架、不打架,才是破题要害。

  @中青报:“就算我错了,我也不改”的傲慢态度,无疑是最让当事人绝望的。对于刚走进社会的求职者来说,这是多么生动的一课。如果没有舆论关注,刘瑞玲、王慧慧应该怎么办?他们可以通过其他制度手段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并最终改变这让人哭笑不得的结局吗?其他遭遇类似情况的求职者们呢?又有多少无奈淹没在僵化管理、官僚作风乃至于“萝卜招聘”中?

  @央视评论:大学生就业难已成社会问题。每一年求职季,教育部和人社部等部门都会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门做好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工作。在人潮涌动的就业市场,大学生往往不求每一份投出的简历都能得到宝贵的岗位,只求一个公平对待的机会。而“世界史非历史学”的荒谬背后,是僵化、教条、懒政与不负责任,是官僚作风的回潮,更是面对莘莘学子时透出的人性凉薄。

  @《世界史不是历史学:白马非马的闹剧还要多久》:抠字眼式地搞“世界史专业”不算“历史学”,“编辑出版学”不算“新闻传播学”,这种“白马非马”的闹剧已经发生了太多。人事、教育系统的大学专业名称“插件不匹配”,不能让民众背锅,去西西弗斯式地证明“你的专业是你的专业”。无论如何,不能再折腾毕业生,专业字面“不对口”不是他们的责任;更不能个案化解决。相反,组织人事部门、教育部门应该跨部门协作,在大学专业名称上实现“接口一致、型号一致”,这个信息互联虽是举手之劳,却惠及万计学子,应该进入政策议程。

  ü 模拟题

  我国对公务人员及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选拔秉持“逢进必考”的原则。近日,出现“世界史不是历史学”、“中国语言文学类”不是“中国语言文学”、“中国史”不是“历史学”等“奇葩招录”现象,频现“专业打架”事件。对此你怎么看?

  ü 参考解析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莘莘学子寒窗十多年考上大学,又辛苦若干年读完大学、研究生,结果毕业求职时却被自证专业的要求卡住,不可谓不讽刺。如今,社会主义改革步入深水期,公职以及事业单位“逢进必考”应运而生,由于其择优选拔人才、封闭操作,使大多数政府工作人员素质得到保障,公务员选拨真正步入了正规化进程,同时“逢进必考”让昔日那些手握“进人”大权的官员们无法再凭个人意志作出决断,无法“唯权唯钱唯亲”是举,客观上给满腹才华的寒门学子一个出路,缓和了社会矛盾,更促进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健康向上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仍有极个别单位在“逢进必考”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比如在招聘专业中说世界史不是历史学、说会计电算化不是会计或财务电算化专业这种荒谬的言论,让人啼笑皆非,出现这种怪论,需要我们理性地进行分析。

  1.招聘专业录与招生目录的没有深度对接。随着我国高校扩招以及学术专业的发展,高校专业设置不仅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精细化,例如英语专业,目前已经细化为英语笔译、口译、语言学、文学等各种英语相关专业,但是目前人社部门执行文件机械教条,对学科专业把握不准,在录用人才时候,仍然沿用以往招录要求,没有与高校专业发展相协调;

  2.用人单位招录成员来自于国家机关内部,没有相关专业教育组织提供专业指导,直接导致用人单位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什么样人才,也没有明确自己招录要求。例如用人单位需要招录一个懂英语的人才,却不知道自己究竟需要英语专业内哪个方面的人才,简单的英语要求必然导致录用与所需不符合。同时,有些用人单位懒政思维作祟,出于减少工作麻烦、怕担工作责任的心理,过于细抠专业字眼,又不对高校的专业更新深入了解,就会把框子定的过小过死,甚至闹出笑话,损害政府公信力;

  3.高校与外界缺乏交流。高校在发展学术与培养人才的同时,如果闭门造车,没有将不同专业以及研究方向向社会进行普及,那么很容易导致学生在就业时因专业不符而被拒之门外,无法学以致用。

  出现以上问题,我们应当多措并举。1.用人单位要与时俱进,对照教育部门和高校专业设置的最新情况,做到时时更新、时时调整,适时了解高校专业以及不同专业之间区别;2.用人单位切实按需求招录,如需要专业性强的人才,可以明确具体专业,如需要综合性人才,可以写明所有可报考专业;3.高校应当将所设置专业或者研究方向等向公众解释说明,可以采用更简单明了的方式向全社会普及;4.各级人社部门更要负起管理责任,切不可官僚作风回潮,出现问题只想推给上级或者下级了事。

  现代社会,分工日益精细化,专业是一个人的技能所在,也是身份标签。它在某种程度上如同一张通行证,是为了让考生更好地前行而不应成为“绊脚石”。通过政府、高校等部门的通力合作,让“专业打架”成为历史,弥合群众与政府的冲突,是让每个人以更公平的方式、更畅通的渠道看到向上流动、向好生长的希望。

(编辑:张晓光)

图书

有报考疑惑?在线客服随时解惑

公告啥时候出?

报考问题解惑?报考条件?

报考岗位解惑   怎么备考?

冲刺资料领取?

各地联系方式 华图就在你身边

山西华图11地市40余家学习中心
  • 山西华图
  • 太原华图
  • 大同华图
  • 临汾华图
  • 长治华图
  • 忻州华图
  • 吕梁华图
  • 阳泉华图
  • 运城华图
  • 晋城华图
  • 晋中华图
  • 朔州华图